前瞻規劃部署 助企業突圍
內地超級黃金周啟動,各地人山人海。中秋節翌日本澳有近十六萬旅客入境,紅門高開,長假旅客量有望追近甚至超越疫前數字。疫後經濟活動復常,企業把握旺季機遇,亦宜思考中長期部署和規劃。
疫後市場變化之大,不言而喻,像外圍環境波動,息口、物價持續高企,一直影響經營環境;產業結構調整,領軍的博彩業全力向中場發展,面對的旅客結構與消費模式大不同,顧客趨向年輕化,更喜歡多元化、體驗式的娛樂項目,消費亦非一擲千金。為此,旅遊及周邊行業亦跟隨變陣。內部市場同樣面對新挑戰,消費氣氛疲弱,北上消費成趨勢等轉變,唯有調整經營適應變化。
觀乎度假村為配合市場發展,加快推動新酒店、新項目等硬件,推陳出新,密集出台演唱會、時尙展覽,以非博彩元素引客。中小企疫後積極捕捉發展機遇,部分四出參展增加曝光率;部分善用網上社交平台、短視頻,成功突圍吸引新消費群,但有部分仍然保守經營。
經歷疫情洗禮,過去被動式等待生意上門的模式已不合時宜,如今面對內外競爭激烈環境,不進則退。單憑熟客亦難守住陣地,需要更進取和長遠的規劃部署,發掘和鞏固業務增長關鍵引擎。
澳門旅遊業在疫後復甦中突圍而出,有賴政府、業界進取的宣傳計劃和加大資源投放。然而,在度假村未來投資不斷增加下,強化競爭力,變相拉開其他板塊的競爭優勢,故其他環節若不與時俱進,隨時被弱化。如當旅遊業大旺,投資者紛紛加入市場欲分一杯羮,各出奇謀發展做大市場本是好事,但若只是不斷複製,照辧煮碗,既難凸顯差異,品牌識別度亦大降。如旅客重臨,不少牛雜檔、手信店加入市場,若欠缺過人的競爭力,沖淡有吸引力的商業元素。
中小企是澳門經濟活力來源,企業宜在人資、營銷、研發、創新等環節上作出調整佈局,像配合數字化轉型、多元計劃、深合區等方向思考,以推動企業更上一層樓。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