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友善環境 助銀髮就業
銀髮族已成推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銀髮經濟的興起,衍生出更多以老年人口為服務對象的新領域,如醫療健康、養生保健,甚至長者旅遊的可發展空間潛力同樣巨大。隨着本澳人口老齡化加劇,把人口老化為社會帶來的“壓力”轉化為“動力”,解決銀髮族就業問題是關鍵。
退而不休,老有所為,是不少長者嚮往的生活。過往不少人年屆退休,多數選擇在家湊孫,減輕下一代家庭壓力。但近年越來越多適婚者不願結婚生子,弄孫為樂不再必然,若自身身體機能允許,寧願寄情工作,保障收入,也可消除退休後心理生理“老得更快”的憂慮。既可避免成為下一代的負擔,又免為社會增添壓力。
過去十年,多地出策鼓勵銀髮族重返職場。雖然退休者在職場上或仍“有心有力”,但社會對老年人就業仍多少有年齡歧視,接受度不高,主要是擔心僱用長者問題較多,如身體機能容易出現毛病,體力活工作難委以重任。
政府公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五十五歲以上的就業人口約六萬多人,佔就業人口一定比重,且近年波動不大。疫後各業均面臨全新的巿場環境,為適應巿場變化,讓人力資源用得更加到位,開始有企業勸退年屆退休的老職工,希望藉僱用新人,為公司“換血”,提升生產力。因此,可以預見未來人資巿場會有更多有工作能力的銀髮族流出。
鼓勵企業為長者打開歡迎之門,至今仍有阻力。要推動社會接納銀髮族繼續成為支柱勞動力,減少年齡歧視,只靠口頭呼籲作用不大,必須推出實際的鼓勵措施。如針對長者就業困難,可透過推出僱用長者友善政策,企業可獲政府稅務減免,或可獲政府給予報酬補貼,以提升企業僱用銀髮族誘因。
政府和公營企業可率先試行,釋出一些特別的工作崗位,以發放津貼代替支付薪酬,鼓勵長者以自願性質參與,既可善用勞動力,助長者充實生活,減輕社會壓力。企業聘請長者,也無需有過大的成本負擔,較易推動銀髮族就業。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