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增量旅客轉化為商機
二四年即將過去。回望今年外圍經濟環境變化不斷,內部亦面對復甦不平衡的挑戰,整體經濟穩中有進,來之不易,助力明年經濟再上望。
今年多項經濟數據表現理想,整體客量收復失地,黃金檔甚至超過疫前,失業率之低近乎“全民就業”,通脹低位徘徊;旅遊、賭收等行業保持升勢,並成功培育出演唱會經濟等新路線。多張金名片的“旅遊+”作用日漸顯現,綜合旅遊業煥發的機遇,有效提振市場。但新挑戰、新問題同樣要正視,部分行業企業仍未能克服轉型期的挑戰,需要更多的引領發展。如今處於轉型發展的過渡期,不可能一步到位,各方均在探索前行,卻時刻喚醒各界要有“逆水行舟”的競爭意識,共同迎難而上的決心。
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是第一任務。但各方如何摸準自身定位,對號入座發展,欠缺清晰的路徑。但從一次又一次成功摸索的社區經濟活動,部分迎來增長期,部分則未見驚喜。有商會認為是差異化定位的分別,從中小微企的發展差異化,正顯示未來社會需要激發的活力與毅力。
當澳門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融入灣區發展、聯動深合區等必將提速,可為澳門拓寬市場空間,但亦吸引有條件者加入市場。如明天啟動的珠海“一周一行”與深合區“一簽多行”,政策含金量高,亦是多方期望可以把流量轉換為客量。機遇臨門,官方亦指出將聯同其他部門舉辦不同活動,配合惠澳政策。全面鋪開的商機,會否成為扭轉困局的“密碼”,抑或成為其他資金來澳發展的黃金期?
澳門商界長年累月深耕內地旅客市場,有先天優勢,但經歷疫後兩年的經驗,整體經濟發展模式已不能沿用從前的一套,要成功爭取增量市場,門檻更高於從前。可以預見,明年更須要發揮企業家探索和創新的精神,靈活變通,勇於改變,才可迎來新的發展空間。明年各界將集中發力開拓國際旅客市場,引流入區後,商界是否已準備?政策紅利逐步釋放,如何“兌現”機遇,各自發揮。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