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開啟新輪數字基礎設施佈局
【中新社北京八日電】中國官方近日出台《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分析認為,這意味着中國開啟新一輪以數據為中心的數字基礎設施佈局。
數據基礎設施是什麼?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舉例解釋,現有的公交車、出租車、地鐵等各種出行方式的數據,均由各自獨立的信息系統匯聚,構成各自孤島。如果要把這些數據匯在一起共享融合,需要實現各系統間的互操作。如果每個機構都做一遍,成本很高,效率也很低。因此,需要構建一套以數據為中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支持數據在互聯網上的互聯互通。這就是數據基礎設施,它本質上是互聯網技術體系的拓展和延伸。
已探索出經驗成果
縱觀人類經濟發展史,每一輪技術變革都會孕育新的基礎設施,進而推動新一輪產業發展。農業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主要是農田水利設施;工業經濟時代,公路、鐵路、港口、機場、電力系統等成為關鍵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時代,網絡設施、算力設施、應用設施等構建數字基礎設施。
中國國家數據局數字科技和基礎設施建設司司長杜巍指出,當前進入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時代,對基礎設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設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成為釋放新時代“數據石油”價值的關鍵。
在開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已探索出一些經驗成果。中國國家數據局數字科技和基礎設施建設司副司長李建國舉例指出,中國氣象局利用氣象科學數據共享平台,已面向全球132個國家、全國21個行業領域提供12拍字節數據量的數據產品。
促各業利潤增一成
在當前基礎上,《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明確中國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分三階段進行的推進路徑。文件明確到二九年,中國將基本建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主體結構,初步形成橫向聯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基本格局,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體制機制基本建立。
梅宏認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意義,是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支撐。
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將促進數據流通利用,釋放海量數據價值。二三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10%左右,數據總產量達32.85澤字節。根據研究機構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10%,將帶動GDP增長0.2%,數據流動對各行業利潤增長的平均促進率為10%左右。
年直接引資四千億
中國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指出,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將帶動數據流通利用以及網絡、算力、安全等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據業界初步估算,數據基礎設施每年將吸引直接投資約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未來五年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
未來,中國還將加大各類資金支持力度。杜巍稱,將繼續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國債資金等中央財政性資金對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各地區、各部門在數據基礎設施規劃佈局、資金安排、課題研究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