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科技x藝術文化
保利美高梅博物館 日均七千觀眾
【本報消息】美高梅與保利文化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下,昨日下午五時半於澳門美高梅三樓維天閣舉行“保利美高梅博物館”文博單位交流活動——“以科技賦能文化傳承”座談會,是首展開幕系列活動之一。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及執行董事馮小峰表示,“保利美高梅博物館”以尖端科技為觀者帶來全感官的藝術文化體驗,目前每天接待高達七千人次。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及執行董事馮小峰,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孫小兵,保利文化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及保利美高梅博物館理事徐碚,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長辛禮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馬曉娜和澳門海事博物館館長薛啓善等出席座談會。
馮小峰致辭時表示,是次活動除充分運用強大網絡推動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的雙向奔赴,更深化連接內地以及大灣區文化交流橋樑作用,為與各地館際之間緊密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善用科技助增體驗感
分享會環節上,孫小兵指出,隨着時代發展,傳統實物陳列的展覽方式已不能滿足觀眾對文化更深層次的需求。光影、VR、AR等科技和融媒體傳播,為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造更多機遇。在傳統上更好地運用科技應用,可增加博物館入場者的體會感,尤其是年輕人透過科技看文物展覽,可提升整體吸引力;但也需考慮聲、光、電等對文物的干擾,還有環保等元素。
辛禮學認為,數字化既是全球發展大勢所趨,也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力。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與延續的重要載體,可在數字化技術加持下,向世界展示更加真實、立體且全面的中國。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作為在“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講好中國故事”方面作出探索、創新和實踐。但也有部分博物館出現過渡使用科技而造成的光、聲污染,以致改變博物館應有的味道。他強調文化透過科技呈現是好事,但也不單純地成為科技秀場。
OLED展櫃讓文物說話
徐碚強調,此次推出的海絲首展,通過四個具有保利自主知識產權的OLED透明交互展櫃,形成以展示文物為核心,對其文化背景、社會背景、歷史背景等綜合知識快速分類、關聯的創新應用,讓文物“可觸摸”、“能交互”、“會說話”。
馬曉娜從文物的內涵出發,分享通過科技助力的多感官體驗探索文物和歷史的活化的實例,以及如何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平衡科技與文化叙事的關係。
薛啓善表示,高科技將文化內涵重新演繹。海事文化也包含了科技。以航海技術為例,早在很久遠時期已屬於當時的“高科技”,海上絲綢之路正是以此為載體,透過人類傳承將文化和歷史內涵傳播,把科技和文化達到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