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兼修 擦亮美食之都
澳門獲“美食之都”金名片,推動餐飲行業規模持續擴張。但行業內部競爭日益白熱化,價格戰硝煙瀰漫,內捲現象層出不窮……不少舊區老店受種種原因結業,消費氣氛下滑,行業經營響起警號。
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二三年有營運的飲食業場所包括飲食店舖、外賣店及街市熟食檔近五千間。去年本澳經濟活動更密集,訪澳旅客量大幅回升,飲食店越開越多。海內外連鎖品牌紛紛落戶,瞄準旅客的餐飲消費市場。
今年本澳旅遊業有望再下一城。昨日旅遊局估算全年旅客量有望衝上三千九百萬人次,非常接近一九年水平。旅客市場大餅做大,餐飲消費市場的爭奪戰或進一步升溫。
過江龍品牌店湧入澳門,自帶流量迎合年輕消費者喜好,不愁食客。本地薑如何走出困境?餐飲業常言人資壓力、經營成本趨高,政府多次推出轉型升級計劃,協助本地中小企提升競爭力。如下周一起接受申請的餐飲業智能升級先導計劃,分別資助五十間餐飲門店及十間中央廚房,購買智能或自動化設備的八成費用。
為助力中小企引客,最近新口岸區有廿六商戶獲政府頒發特色店證書,令全澳特色店數目增至近三百間,遍佈十月初五街、中南區、北區、離島和新口岸區。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模式已不合時宜,本地薑須用好政府資源,深挖核心賣點,提升服務質量。無論是菜品味道、接待服務還是空間環境,都是餐廳核心競爭力。不僅注重菜品研發和創新,加強員工培訓,“打卡”時代還須注重店面裝修營造氛圍,創造由內(出品)到外(店舖裝潢)的探店誘因。
澳門“美食之都”金名片,不僅要有“高大上”的食肆,還要有地道特色風味的民生區老店,各式餐食元素共同組成“美食之都”內涵。目前餐飲業經營不易,消費降級普遍,官商宜合力研究“組合拳”支援,助力業界從控制成本入手,優化結構,提高性價比,讓業界可回歸初心,深挖核心賣點。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