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漁 推動中小企升級
蛇年伊始,旅業暢旺,周邊行業開門紅,迎來向好開局,提振營商氣氛,為中小企發展帶來動力,同時催趕着參與者加快升級轉型。
新春期間各景區人氣高漲,部分商戶生意應接不暇,有望追回疫前水平。但從商戶言談間流露的顧客消費今昔異同,隱隱看到市場的轉變。景區小食店大排長龍,周邊食肆則感到正餐生意被分流,是因消費降級,抑或選擇太多,甚至因周邊地區性價比更高?不管哪種原因,過去被認為餐飲消費難替代,如今旅客對美食的選擇範圍,早已在正餐框框以外,甚至跳出澳門範圍,足見市場變化之大。
景區商店顧客盈門亦要不斷變陣,何況是其他社區。從餐飲行業的轉變,反映整體市道正上演一場空前的變革,升級轉型不是口號,也非是他人之事。
日前經財司長表示,政府正積極籌備三層式推動澳門中小企發展方案,適當時間會公佈。雖沒有透露具體政策方向,回看政府從稅務優惠、利息補貼、銀行擔保,到助力購買設備升級轉型、開拓市場等都曾有着墨,未來會否從這些層面再強化,拭目以待。
現時來自外圍的競爭挑戰加劇,加快追趕市場的發展步伐,刻不容緩。外圍市場由於內捲嚴重,商品更新迭代速度快,由競爭倒迫的創新產品、平替商品,五花八門。此外,大量推陳出新的商業方案助力發展,疊加科技元素應用,提升競爭速度、拉大發展差距,將成為趨勢。
未來要順應市場發展,做到知己知彼,需要裝備力量。面對當前市道變化,不少東主首要考慮穩定生意,再投入資源發展未必放首位。仍懷念去年底剛結束的消費獎賞活動,成效立竿見影,希望可以再添食。獎賞活動確實可以有效刺激居民留澳消費,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市場高呼要扶持中小企發展,單靠政策補貼推動市場消費,難以形成良性循環,亦無法有效覆蓋不同行業。最終還需要授人以漁,推出扶持發展組合拳,從營運研發到開拓市場上台階,才是長遠之道。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