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協:
業務獲取為核心 三階段助企轉型
【本報消息】當下經濟風起雲湧,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存,澳門中小企業發展備受關注,急需各界探索破局之策。早前政府表示將構建三層式發展及支援框架助中小企轉型創新,提升老店品牌價值。有商會建議,以幫助企業快速獲得業務為核心的目標下,分三階段助中小企業發展尋求可行路徑。
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李居仁表示,現時中小企經營越來越難,以金業為例,高金價令企業資金佔用增多,貨物流轉速度變慢。在採購相同重量貨物時,成本大升,資金流轉壓力劇增。為維持運營,企業可能會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 ,這些融資行為會產生利息。由於貨物流轉速度變慢,企業資金回籠周期變長,盈利能力下降,此時的利息支出就成為沉重的負擔,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此外,行業內小微個體多集中在澳門半島民生區,如高士德、黑沙環一帶,這些區域客流冷清,社區經濟活力不足。
借社媒種草澳老店
但現時不僅金業受影響,各業亦如是。為助力中小企業走出困境,政府的支持至關重要。
早前政府提出構建三層式發展及支援框架助中小企專型創新,提升老店品牌價值,會方贊同,並認為在企業升級轉型方面,資金和貸款支持不可或缺。然而,單純的貸款援助,可能只是延緩企業面臨的危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故建議可分三階段推進。
首階段是宣傳。澳門向外宣傳工作起步遲,內地民眾對鄰埠品牌認識較深。但現時澳門旅客量已近乎疫前水平,當中內地客是澳門旅遊業重要客源,佔七八成,精準觸達這一龐大群體意義重大。且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可加以利用,並通過數據化賦能精準向內地旅客“種草”,廣泛推送澳門特色老店,以提升品牌知名度。
甄選培育激發轉型
第二階段,中小企自身的轉型升級與宣傳推廣也極為關鍵。在品牌獲得一定曝光率後,企業要積極改變升級。但許多中小微企因資金短缺,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境,缺乏改變動力。政府和社會此時更應加大支持,助企業看到發展的希望,促使其主動變革。政府可借鑑內地成功經驗,與有經驗的孵化機構和平台合作,甄選各業部分企業重點培育,通過樹立成功典範,激發更多企業積極參與轉型升級,形成良好發展氛圍。
第三階段,待條件成熟時,企業可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搭建線上店舖,拓展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有生意做優化盈利
當下, 政府應發揮引領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資源對接,如在推動企業電子化、開展相關培訓以及貸款購置設備等方面,須以助企業快速獲得業務為核心目標。只有企業當下有生意可做,才可從質量、盈利和成本等方面逐步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也要積極主動求變,抓住機遇轉型升級,突破困境,迎來更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