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發展路向掃除陰霾
亞太股市昨迎來“黑色星期一”:港股重挫三千點、台股暴跌兩千點,雙雙創下歷來最大下跌點數;日經指數創史上第三大單日跌幅。部分國家如泰國實施臨時措施,禁止大多數證券賣空交易,並同步收緊多項交易機制;印尼央行“積極干預”外匯市場穩定匯率……美一意孤行發動全球貿易戰,未見贏家卻血洗環球股市。
外界關注倘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在關稅問題讓步,美聯儲緊急減息的預期正在升溫,甚至下周減息的可能性上升。關稅戰貿易戰的風險不斷湧現、升級,有人形容將觸發全球經濟“核冬天”,致嚴重蕭條。
不論貿易戰發展如何,各方必將加快審視供應鏈與投資結構佈局,多元戰略部署,強化攻守同盟。澳門不是孤島,同處於急風巨浪中,但有國家的強大支持,澳門應結合自身優勢,走穩走實多元發展路向,保持信心,定能掃除陰霾。
去年以來,澳門多項經濟數據有下行壓力,市場氣氛日漸減弱。幸而外圍股市持續好轉,財富效應帶動,部分旅客、居民口袋鬆動了,消費信心稍有改善,如據最新公佈消費者信心報告顯示,首季投資股票信心顯著提升,購買住宅信心改善。但對本地經濟信心則連跌三個季度,顯示消費者對實體經濟憂慮持續增加,需要有明確的經濟回升訊號才能扭轉。
如今環球股市暴跌,財富效應短期被蒸發,或再次約束消費信心,會否抵銷一些消費扶持措施作用,須要密切關注。長遠而言,須有明確清晰政策,加快引領各業成功開拓市場,重拾市場信心。
當前,本地經濟處於轉型路上,不同行業舉步維艱,期望政策扶持的聲音高漲。值得關注是,經歷多輪扶持措施,資金扶持有作用,帶動了一時的市場氣氛,卻非萬靈丹,無法藥到病除,還是授人以漁,創設更好營商條件。
環球供應鏈的變化,將提高各方開拓新市場的意願。澳門應發揮內聯外引的作用,結合會展業等發展優勢,推動更多產業供需的國際化商業活動在本地舉行,並可反饋招商引資,助力旅遊+。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