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口美成衣貨值逾兩億
廠商:關稅戰衝擊大 拓新市場變陣
【本報消息】美國開徵“對等關稅”,對中國加徵三成四關稅,港澳亦包括其中,措施今起生效。有本地廠商坦言,本次措施為業界帶來較大衝擊,“無所適從”,對前景較審慎悲觀。會不斷調整策略,積極開拓新市場如東南亞、中東市場等。
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去年澳門出口至美國的貨值約三億澳門元,按年跌逾三成。有本地廠商表示,從出口數據看,澳門出口至美國的貨值在總出口貨值中佔比較少,當中以成衣、彈簧、藥物等商品為主。成衣出口貨值逾兩億澳門元,佔比較大,故對成衣廠商而言,是次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影響不容小覷。
措施今起生效,公司與美國客戶達成共識,仍會就現有訂單按部就班生產,並密切關注美國後續政策變化,尤其是會否繼續對華調升稅率。
他認為,美國關稅政策的制定依據十分複雜且缺乏合理性,對行業出口業務造成嚴厲打擊。但業界早已意識到美府行事風格變幻莫測,政策缺乏連貫性和一致性,難以預測後續舉措,故早計劃轉移業務到其他市場。
然而,開拓新市場並非易事,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國,其國民個人收入和平均收入較高,對全球商品的吸納量巨大。相比之下,歐洲市場雖大,但各國消費品味和習慣差異較大;東南亞國家市場吸納量有限。儘管一直以來廠商積極嘗試打開東南亞、中東等市場,但要達到美國市場的消費規模,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努力。未來廠商需在複雜的貿易環境中不斷調整策略,提升自身競爭力,以應對各種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