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區域 打造文化IP高地
近年IP經濟蓬勃發展,眾多動漫人氣角色在全球掀起熱潮,深刻影響消費市場與經濟格局。澳門致力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推動經濟適度多元進程中,若能適當運用IP,可助力加快步伐。
現正在北區舉行的“三麗鷗夢幻花園”活動,體現IP與文旅融合的潛力。活動期間,設置大型打卡裝置、舞蹈表演及快閃見面會等,吸引大量居民和旅客到場,成為小孩玩樂好去處、大人粉絲的打卡點,有助增加區內人氣。如有旅客為一個IP奔赴一座城,稱活動在網上“很火”,特意到澳門打卡。
IP發揮引客效應,但能否轉化為消費力,最傷腦筋。昨日政府乘勝追擊,在北區大型IP裝置附近舉行“齊齊葡特色市集”,兩者串連打造遊購娛一站式,將粉絲經濟的賦能作用輻射更遠。透過活動試水溫,發揮不同活動的互補作用,助力品牌尋求宣傳的突破口。
IP經濟在各地方興未艾,澳門本土亦有原創IP。早前有十多家設計、廣告策劃、藝術設計、動畫工作室等中小企,參加深圳玩具展,因辨析度高,設計可愛,備受好評。在展會上更有內地IP授權中介或公司與本地展商接洽。
澳門不乏具創意的年輕人,這與本澳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有關,是發展IP的寶貴資源。深挖本土文化元素並融入IP創作,如媽閣廟、大三巴牌坊等標誌性建築,土生葡人文化等元素,承載着澳門的歷史記憶,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IP形象。通過動漫、影視、文創產品等形式,把這些IP傳播出去,讓全球更多人了解澳門文化。但具體路徑如何走?
現時澳門IP發展核心在於“以國際IP”為槓桿,撬動短期流量,往後可嘗試逐步培育本土IP市場,構建長期競爭力。
通過“夢幻花園”等活動積累經驗後,建立澳門IP孵化、授權、運營的全鏈條體系,借力橫琴深合區、大灣區協同等戰略機遇,把澳門打造成“文化IP高地”和“旅遊創新樞紐”,實現旅遊經濟的韌性增長。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