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粵港澳低空經濟 錯位發展
【本報消息】香港國際創科展首設四個主題日,並就熱門科技議題舉行論壇、研討會等活動,由澳門生產力中心、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主辦“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新機遇分享會”,邀請粵港澳三地業界精英、專家學者,共同深入探討低空經濟的發展趨勢與多元應用。有業者認為低空文旅可成旅遊業新亮點;此外灣區低空經濟適宜錯位發展。
推動文旅產業發展
分享會昨下午三時在香港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會上,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副總裁伍雅琛指出,低空經濟得到了中央與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多地已將其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產業生態龐大,涵蓋眾多上下游企業,涉及多產業配套服務。以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器為代表的低空飛行器,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不僅助力產業升級、推動新基建,更為智慧城市建設、應急救援、醫療服務等提供全新手段。同時,低空經濟還催生出飛手等新興職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低空文旅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遊客提供全新的視角與體驗。通過開展研學活動、提供乘機體驗、承接無人機表演等形式,低空文旅將豐富的文旅資源有效轉化,實現旅遊產品升級,有力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成為旅遊發展新亮點。
深合區具發展潛力
高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黎子健深入分析澳門低空經濟的發展狀況。他表示,澳門低空經濟發展具有獨特性,在發展過程中既面臨挑戰,也具備顯著優勢。從限制因素來看,澳門建築物密集,物理空間受限,大規模開展低空經濟活動存在一定困難。然而,澳門擁有深合區,深合區具備制度創新優勢,部分法規尚未完全成型,這為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業務提供廣闊空間,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
此外,澳門毗鄰珠海和香港,具備與內地其他城市如深圳在低空經濟領域錯位發展的良好條件。通過找準自身定位,發揮制度優勢,澳門可以大力發展特色低空經濟項目,積極開展更多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