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政策 凝聚發展信心
備受社會關注的施政報告出爐,內容殷實全面,既有短期措施,也有中長期規劃,各界藉此了解新屆政府未來五年的施政理念、方向及具體規劃,制定相應部署。未來政策須要有效落實到位,拆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矛盾。
新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公佈前,美國對全球發起所謂對等關稅,並針對中國調高關稅稅率,中美關稅戰迅速白熱化,對國家出口、就業環境帶來考驗。市場普遍預期國家將加大刺激措施,特別是擴大內需消費,以填補關稅戰對經濟的影響。關稅戰陰霾籠罩,全球信心受挫,經濟增長放緩大概率發生,沒有贏家。
雖然澳門貨物出口至美國的總額,佔外貿以至整體經濟的比例十分有限,但作為外向微型經濟體,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澳門無法獨善其身,受到關稅戰的間接影響。特別是以內地、香港旅客為主的綜合旅遊業,外圍關稅戰或削弱旅客在澳門的消費意慾。有投行率先下調全年賭收預測,反映外部需求復甦前景逐漸不明朗。澳門除了鞏固服務出口競爭力,擴大國際旅客比例,推動客源多元化,還須跟隨國家大政方針,積極擴大內需,提振消費。
施政報告為本澳中長期規劃建設提出前瞻指導方向及意見,當中每項政策的細節及執行層面,要求行政部門持續結合社情民意、經濟發展趨勢,及時推出有效措施,落實改善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的政策方向。
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及矛盾,宜分清輕重緩急、先易後難,多措並舉,持續攻堅克難,朝着改善經濟環境的總體目標邁進。
關稅戰說到底是一場信心之戰,有信心即有底氣,底氣足便是贏家。誠如商界所言,本澳經濟指標並不算差,只是欠缺信心,傾向預防性儲蓄,故提振信心應為首要任務。刺激內需措施須要落力推出,中小企則要用好貸款利息補貼政策,積極推動產品及服務轉型升級,重燃居民消費熱情,形成良好的內需消費循環,逆境中凝聚發展信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