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謀發展下的澳門新局面
上周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了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一改以往單調的封面,採用帶有“革新謀發展,奮進開新局”標題和綠底金鈎蓮花圖案,配搭平實得來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標誌着澳門一個階段新局面的開始。同日港澳辦發言人發表談話表示,該報告深入貫徹習主席去年視察澳門系列重要講話、充分展現新一屆特區政府改革創新、實幹擔當、銳意進取的施政理念。
登高望遠迎大變局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貿易關稅戰不斷升温的陰霾下,施政既要登高望遠充分發揮原有的制度優勢,同時亦要銳意進取開拓經濟適度多元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報告能兼顧多方面發展確實絕不容易,這亦有賴行政長官上任後帶領管治團隊接觸社會各界別各階層,深入溝通聽取意見,豐富完善施政思路。正如港澳辦發言人所言“眾人划槳開大船,同舟共濟海讓路”,各界正高度齊心協力為特區政府首份施政報告給力,爭鋒做到夏寶龍主任口中“落場踢球”的球員,而不是在場邊喝采的球迷。
強化民生福利保障
在公共財政不似預期,政府非但沒有削減與民生相關的福利開支,反而在關顧“一老一少”、弱勢群體方面增加養老金、敬老金、醫療券、出生結婚和殘疾津貼,並回應鼓勵生育推出育兒津貼。在支持工商業發展方面,新增“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為中小企解燃眉之困,並從制度上根本改變營商環境,設立改善營商法規工作小組,推進“放管服”改革。取消部分風險較低經濟活動的行政審批制度,改為簡單登記制度,並擴展“一站式”服務到不同的工商領域,最大限度優化縮短審批程序。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增加澳門青年及大學生赴內地實習的崗位及津貼,新增支持青年到大灣區工作計劃,並在每個施政領域範疇增設獨立的橫琴深合區發展篇章,積極謀劃澳門“三五”規劃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
謀劃四標誌性工程
施政報告既立足當下,同時亦謀劃深遠,提出要建設四項標誌性、具帶動效應的工程,分別是建設橫琴國際教育(大學)城、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樞紐(港)以及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結合澳門“1+4”的產業發展並延伸至合作區。比如構思中的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將由國博文化館、國際表演中心、國際當代美術館組成,擘劃空間與國際級展館、藝廊及劇團合作,既能豐富“一中心”的內涵,同時亦突顯“一基地”的定位,助力建設“東亞文化之都”、“演藝體育之城”。
吸引科創航企落戶
科技產業園將填補澳門科技創新載體的空白,結合即將進行諮詢的產業基金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吸引科創企業落戶澳門。橫琴國際教育(大學)城上屆政府已立項,今屆則確保在財政資源上充分配置,並提出打造成為“國際教育示範區”和“國際科技創新示範區”,壯大教育產業。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樞紐則充分發揮澳門作為珠江西岸唯一國際空港的優勢,利用澳門國際機場擴建、橫琴前置貨站投入等契機,開放民用航空經營權,吸引更多有實力的航空公司落戶澳門,加大澳門的對外聯通和空運物流能力,助力國家擴大國際“朋友圈”,把澳門這顆掌上明珠建設得更加光明璀璨。
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 馬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