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及貨幣政策的挑戰
復活節假期港股一連休市四天,但美國關稅及貨幣政策的消息未有停下來。面對美國關稅帶來的壓力,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與主要零售商會面。雖然美國對內地以外的貿易夥伴暫停實施對等關稅九十天,以讓各國領導人及企業高層爭取時間商談關稅減免事宜。但關稅政策令消費者擔心價格未來大幅上升,尤其對內地依賴的商品,部分公司警告隨着進口關稅落地,未來幾個月業務可能放緩。
美國十分依賴入口消費,即使特朗普希望製造業可回流美國本土,但當地人力成本高以及熟練工人不足等,令製造之路不簡單。其中低附加值產品更難在美國與入口商品競爭;高端科技生產線的搬遷更加複雜,內地製造業在各種主要工業產品的絶對優勢下,美國製造或最終變成純粹加關稅。
除關稅議題,特朗普在周一美國開市後發文批評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遲減息,在物價下跌時,應先發制人減息,並以“太遲先生”、一個主要的失敗者來稱呼鮑威爾。消息後美滙曾跌1.3%至97.92,收市仍跌0.8%至98.4。美股走勢更波動,道指最多挫1,311點,見37,830點,標指及納指分別曾跌3.4%以及3.7%。
美股的不穩,令市場關注黃金,當近日特朗普指談判與成功的黃金法則就是“誰擁有黃金,就可以制定規則”言論,推動現貨金高見每盎司3,430.57美元,收市仍守在3,400美元以上。
關稅極有可能刺激通脹飇升,傳統經濟理論是加息以壓制,但特朗普一邊開關稅戰線,一邊又要求美聯儲局大幅減息,若最終美國在通脹飇升下減息,將抹煞疫後的加息周期控制通脹的成果。美債息反覆上升,又加大未來美國發債成本,在眾多疑問下,黃金反而突出自身獨有的作用。
工銀澳門股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