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石加工廠落戶 助成產業鏈
【本報消息】施政報告提及推動寶石加工產業落戶澳門。議員陳亦立、王世民、鄭安庭關注其對澳門珠寶行業發展情況。經濟及科技發展局長邱潤華指出,將持續跟進業界在澳門設立加工廠計劃,並推動相關企業落戶澳門,助力逐步形成珠寶產業鏈。
持續跟進設廠計劃
邱潤華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於一九年十月透過國家實施《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第15/2019號法律《關於毛坯鑽石國際貿易的〈金伯利進程證書制度〉執行法》於同日生效。該制度為毛坯鑽石的供應、進出口及業界在澳發展毛坯鑽石加工創設條件。特區政府持續跟進業界在澳門設立加工廠計劃,並推動相關企業落戶,助力逐步形成珠寶產業鏈,朝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積極推動澳門毛坯鑽石貿易及傳統珠寶加工產業進一步發展和升級轉型。在一九年十月至今年四月期間,累計有十七家企業持有效的經營准照,共計驗證三十七份進口金伯利進程證書,簽發廿六份出口金伯利進程證書,相關的毛坯鑽石貨值約一點八億美元(折合約十四點七億澳門元)。
去年,成功推動一家從事葡語國家寶石加工業務的工廠落戶澳門,並對企業透過CEPA出口到內地市場提供支援及協助。
看好寶石黃金市場
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表示,目前已有寶石廠落戶澳門,使用的寶石來自葡語系國家,倘未來產業發展理想,會探討寶石從葡語系國家直接入口澳門加工,不經東南亞等地中轉。他認為寶石與黃金市場在澳發展有前景。
至於食品工業方面,前期已進行標籤的多種語言翻譯,往後希望籌設相關的研發中心,發展清真食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