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放寬+灣區旅客激增
“五一”日均廿萬客 逼近新春
【本報消息】內地“五 · 一”假期首兩天,訪澳旅客近39.9萬人次,按年升約46.4%,當中五月二日訪澳旅客近22.2萬,再創疫後單日新高,當天內地旅客逾19.36萬,創歷史單日新高。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表示,自由行放寬政策發酵,加上大灣區短線旅客激增,帶動“五 · 一”假期造好。期望做好公交配套、完善分流機制,避免擠壓民生公交資源。
內地客佔比增至85%
按過去經驗,內地三個主要假期中,相對於春節黃金周、國慶黃金周,“五 · 一”假期的日均旅客量稍弱。但今年“五 · 一”假期,訪澳旅客激增,首兩天的日均客量近20萬,貼近春節黃金周高峰。當中五月二日客量,是繼今年農曆年初三創下疫後單日21.91萬高位,不足四個月再創單日客量新高。由於內地旅客急增,令內地旅客佔整體旅客比例進一步提升至85.6%。
胡景光表示,內地“五 · 一”五天假期一般利好短線遊,加上今年天氣較去年同期好,大灣區旅客把握節假日一家大細出遊,作為區域短線遊首選的澳門顯著受惠。另一方面,國家於今年元旦起實施的珠海“一周一行”、橫琴“一簽多行”措施,經過五個月的發酵,成績逐漸見效,帶動“五 · 一”日均客量媲美春節黃金周。
完善社區巴士配套
“五 · 一”假期客量激增,但人流主要集中於議事亭前地、大三巴、氹仔舊城區、金光大道等主要旅遊區,民生區人流相對冷清,行政當局需要多花心思吸引旅客落區消費,一方面分流旅客、提升旅遊承載力;另一方面帶動社區中小企受惠,分享旅遊業復甦成果。
為方便旅客進出社區,完善巴士、的士等公交配套勢在必行。他以近日在社區遇到的旅客為例,有旅客查詢如何在雀仔園附近搭巴士往返氹仔金光大道,反映旅客對進出社區旅遊、消費有心無力、望而卻步。故本澳需要完善社區巴士配套設施、指引,便利旅客落區消費。
節假日推特快專線
其次是盡早推出網約的士平台,“街上截的士”的傳統做法已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希望透過網約的士平台,方便旅客往返社區遊覽,帶動社區經濟。
此外,旅客主要前往新馬路、大三巴、氹仔舊城區等旅遊景點,相關巴士路線的需求較高,在工作日嚴重擠壓居民的乘車空間,上周五(五月二日)的工作日情況較混亂,昨日周末情況稍為好轉。
但中區遍佈巴士車龍。建議在大節假日推出針對往返主要景點的特快專線,既為旅客提供快捷的出行選擇,也避免影響居民的乘車空間,平衡旅遊與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