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青茂六樓項目營商
學者倡調整品牌組合
【本報消息】對如何用好流量,優化青茂口岸澳門邊檢大樓六樓名優匯及美食廣場的營商環境,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丁己建議,重新設計安排動線或調整樓層配置,以及考慮調整商舖品牌組合與營銷內容。運營商可考慮尋求國際專業團隊意見,共同商議解決方案,改變現狀。
劉丁己表示,青茂口岸目前已是全國流量前五名的口岸,完全不缺人流,以青茂口岸珠海商場與餐廳的熱鬧景象,就可說明情況。但位於青茂口岸澳門邊檢大樓六樓名優匯及美食廣場,就冷清許多。
重新調整樓層配置
參考口岸成功例子包括拱北口岸、橫琴口岸或是青茂口岸珠海(來魅力口岸城)的設計,均是把過關的動線和商場購物美食等舖位結合在一起,即整體都在同一條步行動線上。他表示,目前名優匯及美食廣場在六樓,居民、旅客要專門乘搭升降機才能到達,這安排較難吸引消費者前往。在先天設計上,名優匯及美食廣場已受到很大限制,認為可考慮重新設計安排動線或調整樓層配置。
若一定要在六樓經營,他建議應根據消費者習慣重新定位,包括考慮調整商舖品牌組合與營銷內容。青茂口岸珠海口岸城非常熱鬧,除位置在平面兩層,相對方便的同時,商場內吃喝玩樂的品牌和產品也較符合一般民眾的需求。如茶飲店、快餐店、咖啡廳、炸雞店等知名品牌,兩萬平方米的空間可滿足各種飲食需求,價錢更只是澳門一半,因此人潮滿滿。
引進人氣品牌店舖
反觀名優匯及美食廣場,面積較小,約五千平方米,僅一層空間,部分商業項目價錢偏高。一關之隔,顯得缺乏價格競爭力,又在不方便的六樓,即使元素豐富,包括特色餐飲、澳門特色手信、免稅店、直播基地、超市零售、藥房等,但似乎不夠聚焦,有部分營商類型重複,有些更未必是過關旅客最需要的商業項目,各種因素疊加,消費者自然做出合理選擇。
他建議可根據消費者需求,考慮調整商舖品牌組合與營銷內容,例如引進具有票房和人氣的品牌與店舖,據此設定更精準的定價和營銷方案,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引流計劃與推廣方式。
此外,可考慮尋求國際專業團隊意見,針對目前情況,深度討論,提出調整或改善方案,甚至進一步引進資源,以不同形式合作升級,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