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分流 擴旅遊承載力
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訪澳客量喜出望外,酒店入住率高企,已有休企呼籲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未來酒店需求增長。今年旅客量有望追回疫前,重新審視旅客增長與酒店配套供求趨勢有現實需要。檔期再次暴露交通承載力的短板,引流入區成效未彰的痛點,須加快完善城市內部基建,提升綜合接待力。
新春黃金周旅客量不似預期,各界普遍對博彩旅遊業發展審慎觀望。首四月賭收按年大致持平,加上美國所謂“對等關稅”陰霾籠罩,市場充斥不明朗因素,有投行甚至下調全年賭收預期至不足二千三百億元,故對“五·一”檔未寄厚望。
五天小長假表現超出市場預期,為市場帶來喜訊。據官方數據,五天假期訪澳旅客近八十五萬人次,按年增四成,日均旅客達十七萬,比春節黃金周更高。其中五月二日的整體客量再創疫後新高,單計內地旅客更創歷史新高,扭轉過去“五·一”表現比春節、國慶弱的預期趨勢。
訪澳旅客激增,賭收水漲船高。據投行數據,五天假期的日均賭收十點二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逾一成,達到疫前同期約九成。受貴賓廳萎縮、依靠中場支撐賭收,表現理想,再次印證旅客上升帶動中場以至整體賭收增長的正比關係。
內地自由行政策持續放寬加持,客量增長趨勢有望延續。但連日來大批旅客逼爆中區、氹仔舊城區,卻未能合理分散至各社區,社區難以受惠旅客紅利,阻礙凝聚發展旅遊業的共識,更造成旅遊發展瓶頸,影響旅客遊澳體驗。以上種種,暴露本澳基建配套滯後,高峰期旅遊承載力亮起紅燈。
澳門旅遊接待力尤以酒店客房等綜合度假村設施,可靠大手投資拔地而起,但城市內部的旅遊空間有發展脈絡局限,無法單靠投資擴容。社會各界須要記取今年“五·一”假期的經驗,及時梳理政策配套、基建設施、旅客分佈過於集中等制約整體旅遊承載力的主要因素,為七、八月暑假及國慶黃金周做好應對預案,提升旅遊體驗。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