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風險+政策干預
高盛籲投資者提升避險能力
【本報消息】高盛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正處於關鍵的高風險轉折點。從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美國經濟數據出現分歧、主要央行進入減息周期,到投資市場的不確定性升高,各項因素均對資產配置策略造成壓力。面對持續的通脹風險與政策干預,投資者應積極調整投資組合,以提升避險能力。
貿易政策風險暫緩
美中貿易關係近來有緩解跡象。高盛指出,美國政府正考慮把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從目前的約百分之一百六十調降至百分之六十,這可能是雙邊貿易政策趨於和緩的重要指標。中國方面也傳出將採取對等回應,降低部分對美關稅。
此外,美方已對部分資訊與通訊技術產品實施豁免,並延後徵收汽車零組件的關稅,有助降低跨國企業營運成本,為未來雙邊貿易協議鋪路。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暫時紓緩,對市場情緒構成利多。
高盛報告指出,美國部分即時經濟指標仍展現韌性。近期失業救濟金申請人數減少,顯示勞動市場穩健,同時金融狀況改善,對GDP的拖累程度從一個百分點下修至〇點二個百分點。然而,潛在風險依然存在。高盛預估美國在未來十二個月內面臨經濟衰退的機率仍高達百分之四十五。若新一輪關稅措施波及半導體、製藥與影視等關鍵產業,恐對消費信心與企業投資意願造成打擊,拖累整體經濟成長。
中國政策審慎轉鬆
高盛指出,中國目前面臨經濟成長動能疲弱與通縮壓力雙重挑戰。儘管北京推出多項刺激措施,包括加大基建投資、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但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房價與銷售雙雙下滑。
高盛認為,中國政府短期內仍會採取更具針對性的寬鬆政策,並加強對民間消費與基礎建設領域的支持。但在房地產泡沫風險尚未解除前,政策刺激將保持“有節制”與“結構性”的特性,以兼顧金融穩定與成長目標。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通脹與利率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建議投資者重新調整資產配置,強化投資組合的風險對沖功能。高盛特別看好黃金的保值功能,認為其在金融動盪期間仍具避險優勢。
同時建議投資者增加配置防禦型股票,特別是具穩定現金流與股息的企業,如公用事業、消費必需品與醫療保健產業。此外,抗波動債券與短天期固定收益工具也被視為良好的資金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