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各方參與拓新賽道
中美經貿會談宣佈大幅互降關稅,成果遠超預期,市場情緒瞬間有撥開雲霧之感。雙方貿易料將基本恢復,有投行率先調高出口、航運等行情。但利好消息漸消化,外界關注暫緩高額關稅九十日,尚需磋商細節,但按美方往績反覆無常,預料不會一帆風順,故外界在向好的氣氛下繼續沉着應對未來挑戰。
經濟環境挑戰不斷,內地電商平台“六·一八”購物節昨日提早拉開序幕。據內地媒體引述分析指今年電商的促銷手法,不只從價格入手,還要多維度競爭。內地電商平台長年有五花八門的促銷活動,並持續下沉到各城市。例如澳門本土消費市場不大,但不同電商紛紛擴大包郵到澳,甚至是無門檻式,進一步發揮指尖經濟的潛力。從價格、購買渠道到物流安排,推動澳門不斷融入到內地的消費場景。
近期內地外賣平台戰幔拉開,投入巨額優惠補貼搶佔市場,觸發內捲大戰,被內地市監總局等五大部門約談,要求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促公平有序競爭,相信可緩和這一波大戰。但這次外賣平台之爭把“即時零售”引爆到新高,被視為新的競爭賽道。一關之隔的澳門,不在戰場內,卻可感受到外圍零售模式急速變化的壓力,進一步引領零售消費模式,會否進一步影響本地市場,值得關注。
疫後各方不斷適應消費結構變化,希望可以順應市場成功找到出路,只是如何變還未有清晰路徑。各地為應對經濟轉型,探尋新賽道者不斷,故各種創新突圍方式推出陳新,試水溫的模式未必均能持續發展,但成為躍躍欲試者的機會。
如今澳門加速融入祖國發展大局,在融合過程中,如何發揮澳門自身優勢增強競爭力?今年旅客量有望追回疫情前,乘着內地免簽開放的政策,相信越來越多國際旅客或“一程多站”訪澳。這些旅客對於本土市場是全新客源,是否可以彌補消費力不足,仍待驗證。但要有效發揮澳門旅遊城市優勢,須要喚醒各界共同努力,摸索不同旅客的喜好,各顯神通,發揮創意送上驚喜。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