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美CPI降溫 關稅陰影猶存
美國勞工統計局近日公佈四月CPI數據,同比增2.3%,增幅連續第三個月低於預期,創二○二一年二月以來最低水準,環比增0.2%,低於預期的0.3%。核心CPI同比增速持平於2.8%,環比增速0.2%,同樣低於預期。
從分項數據看,商品價格同比微漲0.1%,服務業通脹繼續放緩。住房成本仍是主要推手,佔整體通脹漲幅一半以上,四月環比漲0.3%。因天然氣和電力成本上升,能源價格環比增0.7%,抵消原油價格下跌的影響。食品價格環比降0.1%,其中肉類、雞蛋和冷凍食品價格創下歷史性跌幅,雞蛋價格單月跌幅達12.7%,為一九八四年以來最大降幅。
價格波動還體現在細分領域:機票價格環比降2.8%,服裝價格跌0.2%,二手車價格連續兩個月回落。家具、家電等進口商品價格開始上漲,家居用品指數增1%,反映部分行業有轉嫁關稅成本的跡象,但多數零售商仍選擇自行吸收成本以維持市場份額。
特朗普政府於四月頻繁調整關稅,為未來價格走勢埋下不確定性,導致企業難以制訂長期計劃。當前企業庫存多數基於關稅生效前的低價進口。中美近期達成的臨時協議雖取消91%加徵關稅並暫停24%反制措施,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仍高達17.8%,為一九三四年以來最高水準。
四月通脹數據緩解短期壓力,但美聯儲局政策空間仍受限。一方面,核心PCE物價指數仍高於2%目標,住房成本黏性疊加未來補庫存需求可能推高通脹。另一方面,首季GDP環比萎縮0.3%,滯脹風險尚未消散。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市場預期美聯儲局今年首次減息的時間,已從此前的六月推遲到九月,全年僅減息兩次。對美聯儲局而言,關稅對經濟的影響並未完全顯現,四月通脹數據或不足以令其改變現階段的觀望立場。
工銀(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