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創新 創局贏未來
跨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憑藉標準化的規模優勢,在全球咖啡市場開疆拓土,門店遍佈各地。統一的裝修風格、產品標準和服務流程,讓消費者無論身處何地,可獲得一致的消費體驗。跨國品牌進入內地市場繼續長足發展,只是近年內地連鎖咖啡店崛起,競爭加劇,經營不容易,最近更傳出洽售中國業務股權。
中國咖啡連鎖品牌內捲嚴重是不爭事實。但基於本土化供應鏈整合,結合數字化基建如利用APP點單、私域運營的雙重優勢,加上高頻上新,成功爭取市場。如瑞幸利用聯名營銷、庫迪細分市場“咖啡+酒”等,多方面迎合消費者需求,創造便利的消費場景,成功獲客。
反觀過去強調的門店消費場景體驗,雖是留客因素,但推陳新出的多元體驗,更容易爭取顧客關注。截至今年三月底,星巴克在中國季度收入約七億美元,競爭對手瑞幸的同期收入高達十二億美元。
當前強調差異化產品、靈活營銷策略,成為迅速搶佔市場份額的關鍵。本澳中小企倘可抓緊機遇,就可成為對抗同質化競爭的“終極武器”。如年輕消費者傾向“社交媒介打卡”而非“線下久坐的社交”,在飲品市場上可通過本土設計包裝、地域限定產品強化情感連接。
在文創領域,可把澳門歷史文化融入產品,如以澳門老街區為靈感設計的文具,或展現澳門傳統節慶的手工藝品,讓旅客和消費者在購買使用時,感受到濃厚的澳門風情。
美食方面,挖掘本土特色食材和烹飪技藝,打造獨特風味的小吃或餐食,成為“澳門味道”的獨特代表。
本澳市場內外競爭激烈,本地消費外流,旅客人均消費下跌,中小企要從“被捲”到“創局”,須要做到無可替代,深耕微型價值。如一杯融入澳門歷史的咖啡、一件承載城市記憶的文創產品……只要可在某個細分領域建立“認知壟斷”, 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體,深入了解其需求與喜好,提供難以替代的價值,在消費多元化的市場中找到生存空間。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