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務創新 鞏旅遊魅力
近日一則“桂林旅遊累計虧損十億”的消息引發熱議。曾以山水甲天下聞名的旅遊名城,因宰客、配套滯後、管理混亂而風光不再。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如何在複雜多變的旅遊市場中保持魅力,答案在於文化、服務、創新與推廣的多維中發力。
內地不少網紅城市,因不同問題曾陷入口碑危機。麗江,浪漫風情聞名,卻陷入商業化泥沼。古城內酒吧、商舖泛濫,納西風情漸被沖淡;部分民宿虛假宣傳,衛生條件受關注。三亞的酒店與市場同樣暗藏陷阱,精修圖下的酒店,實際陳舊破敗……揭示旅遊發展中的共性問題:重流量輕質量,重短期利益輕長期口碑。
旅遊城市的魅力,本應源於獨特的文化、優質的服務與規範的管理,無法靠一時爆紅的宣傳噱頭。當旅客期待的“詩與遠方”變成“坑與失望”,意味着城市旅遊的根基已被動搖。上述案例,對澳門而言是警示更是啟示,資訊爆炸的時代,任何影響旅遊體驗的問題,將被廣泛傳播,若要修復需要漫長時間。
當下澳門要大力開拓國際客市場,並逐步看到發展,須要持續深耕。他們旅遊更重體驗、輕消費,提供優質的體驗及服務才是關鍵。
澳門見證着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共生,美食更是文化交流的結晶。隨着科技發展,澳門可借助5G、VR等科技手段,不僅可讓歷史建築“活”起來,重現景點昔日盛景;追溯美食原由與做法,讓旅客在體驗中感受文化的溫度與厚度。
優質服務與完善配套是旅遊城市生命線,本澳須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加快交通網絡優化與景區承載能力提升;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培訓,規範市場秩序,杜絕任何損害旅客權益的行為,讓“微笑服務”成為澳門旅遊名片。
在旅遊市場的競爭中,口碑就是生命力,服務是金字招牌,唯有珍視每名旅客的體驗,才可讓城市的旅遊魅力永續流傳,成為旅客心中嚮往的“詩與遠方”,而非曇花一現的“網紅”。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