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數智出海 AI挑大樑
【中新社北京電】中國汽車品牌出海,如何解決智能座艙的操控語言問題?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部資深架構師王麒鈞的答案是:借助人工智能(AI)。
加速AI產品國際化
“2025阿里雲中企出海大會”近日舉行。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廣汽集團與阿里雲達成多項合作,將持續探索大模型與傳統AI模型的結合,針對構建智慧體Agent,滲透研產供銷服全場景,利用AI能力支援業務變革核心流程更快落地。
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說,新一輪的中國企業全球化,必然需要新一代的基礎設施。阿里雲將全力支持中國企業出海,包括加大投入打造全球雲計算一張網、加速模型出海及AI產品國際化等。
以語言問題為例,四月開源的新一代模型千問3支援119種語言,涵蓋眾多小語種和方言,在東南亞地區和中東各國,千問已成當地開發者的廣泛選擇。
王麒鈞表示,廣汽集團將在接下來的AI創新浪潮中,會與阿里雲一起,加速AI應用在海外市場落地。
打通產業鏈升級路
在數字基礎設施擴張和人工智能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不僅廣汽集團,美的、伊利、東方航空、愛詩科技等一大批中國企業掀起“數智”出海浪潮。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為,數智化出海的核心,是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與新興領域,推動產業鏈升級。
他舉例,伊利集團運用AI技術進行全產業鏈智能監測與品質控制,不僅提升生產效率和供應鏈透明度,還在海外市場樹立高標準、高品質的品牌形象;跨境電商領域,SHEIN與拼多多通過“小單快反”的智能供應鏈策略,實現出口額翻倍,精準匹配海外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展現數智化在市場回應速度與服務體驗上的革命性作用。
數字優勢賦能出海
東方航空市場行銷部副總經理徐喆表示,東方航空依託阿里雲的“雲+AI”實現技術加速反覆運算,支撐訂單、合規、行銷和AI應用等出海業務的創新。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卓說,在這一輪“出海”中,中國有很多新的優勢,其中就包括“帶着科技的翅膀出海”。
黃卓指出,中國已構建更為強大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在雲計算、AI、物聯網等領域的領先優勢,將持續轉化為企業出海的動能。自二五年起,中國企業在AI與商業模式結合方面取得顯著成就。AI驅動的智慧物流、跨境支付、個性化消費等商業模式,將繼續成為中國企業差異化競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