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人匯升破7.17 創逾半年高
【香港中通社廿六日電】隨着美元指數走弱,非美貨幣集體走強。五月廿六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岸和離岸市場雙雙升破7.17關口,創逾半年新高。
衡量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廿六日跌破99關口,日內跌幅超過0.4%,歐元、英鎊、澳元、新西蘭元兌美元匯率紛紛走強。
系列政策支撐人民幣
對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的原因,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指出,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變化,可能與中美兩國的經濟政策有關。首先從美國角度來說,外界對美國債務到期後的償債能力有一定質疑,或有一定恐慌,這些都會影響到美元指數,包括現在各大評級機構紛紛下調美國的信用度。所以不僅是人民幣,其他亞洲多國的貨幣可能也都對美元升值。
第二個就是美國貨幣政策和經濟形勢有很大不確定性,現在市場對美國可能陷入滯脹的預期不斷增加,這也是美元相對於其他國家貨幣走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個就是從中國的角度,關稅談判結果暫時令壓力得到釋放。中國的對外貿易最近明顯回升,外貿較樂觀,至少在這九十天是支撐中國外循環的一個重要動力。
第四就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正在修復,因為首季開了一個好頭,中國經濟內需不斷有一些好消息,包括五月份的消費,對內需的提振有一定效果。中國官方也出台一系列政策來穩增長,這也是支撐人民幣走強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幣具潛在匯率韌性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及其團隊廿六日發佈最新報告稱,自四月二日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約1%,這背後的原因主要包括央行維持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基本穩定、與一七年相比中國出口競爭力提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可能被低估、美元總體走弱以及由此產生的資產多元化投資需求。“人民幣潛在的匯率韌性,支持我們對中國股市的超配立場,傾向看好國內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預計企業盈利前景將適度改善,外資流入中國股市勢頭增強。”劉勁津說。
自穆迪把美國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以來,市場對美國的雙赤字擔憂或有加深,美元開啟新一輪跌勢。此外,美聯儲局官員對經濟前景和商業情緒的謹慎言論打壓市場情緒,目前市場預計政策暫停狀態將延續至七月會議。
看空美元達歷史頂峰
數據顯示,貨幣期權交易員對美元今後一年間走勢的看空情緒達到歷史頂峰。 德意志銀行發起的一項調查發現,80%的投資者認為美國正走在不可持續的債務道路上。超過一半的人預計未來的危機將促使立法者削減赤字,26%的人認為量化寬鬆是可能的解決方案。
中國方面,廿三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起草《關於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境外上市募集資金、減持或轉讓股份等所得可以外幣或人民幣調回,相關資金均可使用資本項目結算賬戶匯出入;以人民幣調回的,還可使用境內企業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參與H股“全流通”的上市主體對境內股東的分紅款在境內以人民幣形式派發。
中金外匯認為,隨着貨幣當局跨境資金管理水平的提高,人民幣匯率可從中得到有益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