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快閃 喚醒城市活力
消費降級浪潮下,“快閃”正成為商業領域一股新興力量。憑藉“錯過即無”的限時限量策略,有效刺激消費者到場購物、打卡慾望,更帶旺場地人流。現時本澳着力推動社區經濟,緩解消費疲弱的困境,引進快閃活動,或是破解難題的一把鎖匙。
近兩年,本澳多個片區活化引流,有的成效漸現,成為居民及旅客消磨時間、觀光遊覽好去處;也有片區經過活化,不時舉辦市集或活動,始終未能匯聚人氣,人流疏落。一些靠近旅遊區的街道,近水樓台,卻因街道狹窄,途人行經不便,結果旅客過街不入,進駐的中小微企因缺乏客量,經營舉步維艱。
澳門地方細,社區之間可以步行穿梭,如關前街、十月初五街及草堆街相近,可以分享人流;福隆新街、媽閣塘及內港片區更可串連路線,增加吸引力。但不同街區的人氣、知名度迥然不同,欠缺相互帶動的作用。街區知名度可慢慢累積,但進駐的中小企卻愁生意,為引客費煞思量。透過主題快閃,可為片區、街道快速聚集人氣,提高曝光率。
快閃可根據不同區域特色策劃主題,結合熱門IP、前沿技術等元素,打造富有吸引力的主題活動,有效吸引消費者關注,提升區內人氣,更可互送客流。
例如在歷史氣息濃厚的福隆新街,可舉辦深受時下年輕人歡迎的復古、國潮主題活動,引入傳統服飾、手工藝品等快閃店,讓大眾穿着傳統服飾,感受澳門往昔繁華。一些街道因車來攘往,不便舉行大型快閃活動,可限時引進知名IP角色,聯合周邊中小企商戶,設置打卡點及提供優惠,為居民及旅客創造到場打卡誘因,讓大眾提升對街道及其商戶的認識,吸引人流,創造收入。
巧妙運用創新形式,深入挖掘澳門各區域、街道特色,把歷史文化、藝術潮流等元素透過快閃呈現,再通過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推廣,可為正在活化的片區與街道注入生機及活力,短期內幫助商戶解決缺乏客量的煩惱。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