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銀保監會副主席:
今年成AI金融業應用轉折之年
【本報駐北京記者王維三日電】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字金融論壇上,原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演講中判斷,今年將成為人工智能(AI)在金融行業應用的“轉折之年”。當前,AI技術正引發金融業深層變革,DeepSeek橫空出世大幅降低應用成本,若金融機構擁抱AI動作遲緩,將面臨淘汰風險。
陳文輝認為,AI技術的指數級發展,是當前數字化浪潮重塑經濟的核心動力。
他以“三個春節”為喻,生動描繪技術迭代的迅猛之勢:二三年ChatGPT驚艷亮相,二四年SORA視頻模型問世,直至今年國產大模型DeepSeek的“橫空出世”,持續衝擊認知邊界。
“成本與效能的突破性進展,是轉折之年的核心驅動力。”他強調,任何技術能否廣泛落地,關鍵在於“用得起”和“好用”。DeepSeek的出現,恰恰大幅壓低應用成本,並推動智能化水平實現“從記憶到邏輯”的關鍵躍升。
中小機構壓力陡增
“過去大銀行做普惠金融、服務‘三農’可能虧本,須靠‘政治站位’推動;如今技術賦能令其可高效覆蓋此類業務,中小金融機構的飯碗正被搶奪。”他直言,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機構的傳統市場遭遇大行擠壓,生存壓力陡增。
主動擁抱AI、利用數字技術提質增效,已成關乎存亡的“關鍵之舉”。
面對變革浪潮,建議中小金融機構董事長或行長必須深度參與、親自推動,這直接決定轉型成敗;優先實施可顯著“降本增效、防控風險、優化體驗”的AI項目,讓決策者快速看見實效;要讓精通AI與數字技術的骨幹進入核心決策層,引領機構戰略方向。
對於AI伴生的算法歧視、“幻覺”等風險,呼籲採取“包容審慎”態度,既需高度關注跟蹤,也應避免過度監管扼殺創新。同時建議金融監管部門提升自身數字化監管能力。
“AI是確定性極高的賽道。”陳文輝強調,金融業需將更多資源投向該領域,既是服務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行業尋找新增長點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