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創新 擦亮美食之都
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稱號,致力把美食元素發揚光大,並透過澳門美食節、美食之都嘉年華等大型盛會,讓澳門在全球美食領域的影響力與知名度持續提升,為旅遊業注入強勁活力。
“美食之都”金字招牌要持續擦亮,面臨不少挑戰。港澳地區老字號接連退場,折射行業共同困境,經營成本攀升、傳承人斷層、市場競爭白熱化,疊加外賣平台對堂食衝擊,傳統餐飲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值得關注是,老店承載的歷史記憶與風味傳承,受全球化浪潮和客源結構的變化,讓守正與創新須找到平衡點,保留傳統精髓為前提,通過對菜品、服務與經營模式的革新,滿足年輕群體與國際遊客的多元需求,成為澳門美食業的必答題。
中小餐飲企業是行業基石,但部分法規與繁瑣行政程序,已與快速迭代的市場環境脫節,加重了企業運營負擔。對此,政府須主動作為,優化餐飲牌照審批機制,壓縮流程時間,為企業鬆綁;針對老店,宜推出老店升級扶持政策,助力適應市場發展。
人才短板同樣制約發展,專業廚師與創新管理人才的缺口,可通過產教融合填補。澳門可聯合大灣區高校、職技院校,設計涵蓋烹飪技藝、餐飲策劃、文旅營銷的課程體系,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定向培養兼具創意與專業能力的新一代餐飲人才。
鞏固“美食之都”地位,更須推動行業融合創新。鼓勵餐飲業借力科技賦能,尤其是政府主導的數字化支援計劃,反應熱烈,後續可進一步讓企業運用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匹配顧客偏好,動態調整創新產品。同時,在數字化進程中深耕私域流量,善用短視頻與跨界營銷塑造品牌,讓傳統美食煥發新活力。
澳門有“中西交融”的文化基因,為美食創新提供源泉。未來須深挖優勢並融合創新與傳統,並借助新科技展現傳統美食,亦為創新美食提供平台,讓“美食之都”成為兼具人文內涵與美食魅力的世界級美食勝地,吸引全球關注。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