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通脹全年料升幅溫和
【本報消息】澳門金融管理局研究及統計廳最新發佈的“貨幣與金融穩定評估報告”指出,通脹壓力隨着運輸價格下降而保持溫和。
報告指出,反映進口物價的進口單位價格指數於二五年首季按年上升1.7%,略低於二四年同期的1.8%。按類別劃分,“燃料及潤滑油”(-1.2%)和“原料及半製成品”(-0.8%)的下跌部分抵銷了“消費品”(+2.8%)的升幅。本地通脹壓力保持溫和,二五年首五個月的平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0.2%,較二四年同期下跌0.9個百分點。二五年首五個月,佔CPI最大比重的“住屋及燃料”按年上漲0.3%,升幅與去年同期相若。同時,佔CPI第二大比重的“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的漲幅由去年同期的1.6% 放緩至0.5%。佔該類別比重超過一半的“外出用膳及外賣”按年上升1.5%。另一方面,佔CPI第三大比重的“運輸”的價格跌幅由3.2%放緩至2.2%。
勞動收入連升兩季
勞動市場保持良好。截至二五年五月的三個月期間,就業人數按年增加0.2%至373,000人,失業人數亦微升0.3%至7,200人。相應地,失業率維持在1.9%的低水平,較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為低(2.3%)。另一方面,就業不足率上升0.2個百分點至1.6%。截至二五年五月底,外地僱員數目按年上升1.7%至183,783人。
勞動收入連續兩季保持正增長。於二五年首季,月工作收入中位數錄得4.4%的按年增長至18,800澳門元,本地居民的月工作收入中位數亦增加4.9%至21,500澳門元。
報告指出,通脹壓力將保持溫和,勞動市場預期保持良好。基於澳門經濟復甦勢頭持續,預期二五年的消費物價通脹將錄得溫和升幅。同時,就業市場將保持韌性。旨在補充本地人力資源供應而輸入的外地僱員,將可為調整相關政策提供靈活空間。
深度融入國家戰略
報告指出,經濟適度多元加速推進,以及更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將引領澳門邁向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在《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特區政府公佈了四項重大工程項目,旨在推動落實“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其中,澳琴國際教育(大學)城項目將銜接兩地高等教育,並為兩地產業發展培育所需的人才。
同時,澳門國際機場的擴建工程將有助拓展國際市場,為綜合旅遊休閒業注入新動能。
此外,《關於修訂〈《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協議二》自二五年三月一日起生效,當中增加了高新科技、金融,以及其他服務領域的開放措施。通過暢通澳門服務行業進入內地市場的機制,《修訂協議二》將為本地企業提供更有利的營商環境,有助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憑藉上述政策紅利,澳門具充足條件加強其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平台作用,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