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錢協倡構銀行反詐信息平台
【本報消息】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舉辦“銀行業欺詐風險挑戰與應對”第四期專題交流會。該會副會長、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合規部總經理譚昭在會上提出 “澳門銀行業反欺詐信息共享平台”的初步設想,並提三點建議:一是監管部門、司警、銀行業三方繼續凝聚共識;二是基於現有法律框架,開展必要的法律法規修訂;三是發揮反洗錢師專業協會的作用建立銀行業反欺詐和反洗錢風險信息共享平台。
新型詐騙料涉AI技術
交流會上周五假中銀大廈三樓舉行。澳門司法警察局處長龍漢威表示,犯罪團夥利用澳門國際金融樞紐的特性,加速資金轉移,增加追蹤難度。該局正積極研究及推動與銀行業界建立訊息與情報共享機制的可行性方案。預計未來新型詐騙犯罪將更多涉及人工智能(AI)技術,如語音和影像的仿冒技術,呼籲業界及早制訂應對策略。
滙豐亞太區金融犯罪調查部總監譚鴻綵表示,銀行具有保障客戶財產安全,提升客戶的反欺詐知識及與和多方合作打擊金融罪行的擔當和職責;並介紹銀行參與監管反詐騙聯合情報中心的最佳實踐情況。向業界分享反欺詐調查小組成功阻截的投資及支票騙案,以及主要採取的反欺詐措施。
共享平台破各自為戰
工銀澳門法律合規部總經理歐陽成虎、東亞銀行澳門分行合規部主管范展東、中銀澳門合規部主管謝超、大豐銀行法律合規部主管梁小薇,在圓桌討論中一致認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突破當前“各自為戰”困境的關鍵基礎設施,並分別就構建有效的反欺詐管理體系、如何在客戶准入、事中環節識別欺詐風險及處置欺詐風險警示作主題分享。
是次交流會吸引業界近百名銀行業合規及反欺詐骨幹參與。澳門反洗錢師專業協會倡議後續將收集業界意見,形成行業共識的反欺詐自律條款,提升行業整體反欺詐水平,更好地保護客戶資金安全。同時,加強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對話和交流,攜手共築澳門金融安全防線。